(资料图片)
在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厂社区内,一座圆形的烈士墓向北而立。从1939年起,商宗年一家“祖孙三代”接力守墓84年。擦拭烈士墓碑、敬献花篮、祭拜烈士……今年春节期间,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厂社区73岁的商宗年老人与女婿梁东,来到烈士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吴长仪。
1939年,英雄吴长仪为了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参加革命,远离家乡来到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厂社区褚老圩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最后为救孩童牺牲在了这里,时年18岁。烈士牺牲后,商宗年的爷爷商家维作为烈士战友和村民们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指挥部旁空地,并立志守护好烈士墓。
每年清明、春节、冬至,商家维都要带着子孙后代,给烈士吴长仪扫墓,并告诫家人要世代守护好烈士墓。从此,看守烈士墓、悉心守护烈士忠魂,成为商家维家的一件大事。1977年,商家维去世后,扫墓的责任就落到了商宗年伯父商德金、父亲商德银肩上。
“自家祖坟要祭扫,烈士墓更要祭扫、守护好,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回想起从父亲手中接过守墓任务时的情景,商宗年至今仍会觉得肩头猛地一沉。从中,他听出父亲对他的期待与信任。
这些年地方党委政府很重视维护烈士墓,定期修补,让商宗年感到很高兴。商家祖孙三代“接力站岗”守护吴长仪烈士墓的精神感染着身边人,不少村民经常自发前来扫墓。20多年过去了,他的女儿商红霞成了合肥历史馆的讲解员,73岁高龄的商宗年在馆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女俩依然守护着合肥历史馆。
如今,烈士墓旁边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已经是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建起了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现在又扩建成了合肥市首个全党史脉络的红色历史场馆——合肥历史馆,馆区内有烈士碑廊,刻了合肥籍和在合肥地区牺牲的4784名烈士名字。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通讯员 彭红玲 刘治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