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一正骨示范基地扬帆起航、五个专科晋升为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全新亮相、智慧药房同步上线、30余人获评省市级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乘着建设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的东风,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传承与创新并举,软件和硬件齐抓,奏响中医药振兴发展进行曲,更好地服务市民大健康。
(资料图片)
擦亮名片 中医药特色更鲜明
中医正骨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开刀、不吃药、康复快、花钱少”为特色,深受广大群众信赖。
骨伤科,是长沙市中医医院最亮眼的一张名片。该院骨伤科传承的“湘一正骨”学术流派,有着逾百年的历史,比医院的历史更久远。“湘一正骨”学术流派现已成为天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位于天心区南门口的南院,又名长沙市骨伤科医院。近日,医院重点打造的湘一正骨示范基地落户于此,成为展现骨伤科中医药特色的新窗口,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基地设有名医诊室、骨伤急诊室、正骨复位室等多个功能区,院内随处可感受到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在名医诊室,年过七旬的湘一正骨第二代传承人、湖南省名中医刘定安教授,仍然躬身于诊疗一线。他的弟子辛晓春、雷波如今也成长为长沙市名中医,是湘一正骨第三代传承人。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长沙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于2005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牌的“国字号”重点专科,目前已完成骨伤科三级分科,形成了手显微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运动医学及关节镜专科等8个临床科室齐头并进的局面。
长沙市名中医辛晓春带领中医正骨团队为患者做正骨治疗(金浪 摄)
医院注重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已完成90万字的《中西结合常见疾病治疗手册》编写工作,收集老药工中药炮制经验20余个,大力挖掘传统经方、验方、祖传秘方研发成特色制剂,现有特色制剂及经验方40余个。计划投入2000万元对制剂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努力打造集制剂生产、检验、科研、培训、教学于一体的区域制剂中心。
资源整合 中医药服务更便民
走进医院星沙本部,古色古香的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尤为显眼。八间诊室、两间治疗室一字排开,蔡进、卿照前等省、市级名中医和资深中医专家、中医护理专家集中坐诊。
中心整合了中药房和智慧药房,患者看完诊,即可就地取药。其中,中药房提供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养生膏方和贵细药材;智慧药房引进先进的Rowa药品自动存储分发管理系统,与传统手工调配相比,配药时间由3~5分钟提高到8~12秒,实现高峰期“人等药”变为“药等人”。
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开诊(李丹 摄)
在诊疗中心的中医护理门诊,不少市民可以体验到很多“简、便、验、廉”的神奇中医药特色疗法。既能治病也能养生保健、调理亚健康状态。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铜砭刮痧、火龙灸、督脉灸、平衡火罐……
中医特色诊疗区、中药房、门诊智慧药房实现“三位一体”,让中医药特色疗法由病房转入门诊,将中医药服务由医疗为主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既是落实便民惠民利民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载体。医院还开设了互联网医院、午间门诊、无假日门诊,让市民享受到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党建引领 中医药文化更亲民
医院依托“爱在中医”党建品牌,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普及中医药文化。近两年,中医药专家、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下沉乡村、贴近群众,用接地气的方式把中医药健康理念、中医防病治病知识带到群众身边。
医院中医药文化活动走进校园(郑定萍 摄)
结合时令节气举办“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让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与芙蓉区成立中医药发展联盟、城市医疗集团,把“中医名医工作站”“健康驿站”“中医药文化阵地”建到基层,给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让中医药文化在孩子心中开花结果,走进中小学校教孩子们认识中草药,为孩子们传授保健操、八段锦;组建中药资源普查组,历时两年多,拍摄中草药照片2万余张,采集蜡叶标本1054个,调查长沙药用植物品种316种,编辑出版的《星城本草香》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健康科普作品。(金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