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内地居民赴港带动的一波波消费热,赴港购买保险的热情也逐渐升温。根据多家媒体透露,近期香港保险市场再现异常火爆之势,保险代理人“签单签到手软”。有多位香港保险代理人表示,随着保险签单量的大幅增加,无论是重疾险还是储蓄型保险的保费额度都比往年提高不少。
据市场分析人士预测,“随着香港和内地通关的全面恢复,内地赴港游客数量有望进一步上升,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内地居民相关财富管理和传承、健康保障等需求有望逐步释放,香港保险市场凭借市场化和专业化等优势将赢得更多内地客户的信任,从而促进香港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内地赴港消费者近半数有意购买保险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香港保费总额达到1472亿港元,同比下降7%。与此同时,内地访客购买个人人寿产品数量大增。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水平达96.13亿港元,同比增长2686.4%,占个人业务总额20.5%;新造保单数目为34506份,去年同期为1029份,增幅达3253.4%。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认为,跨境人流恢复正常释放了压抑多时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由此造成数据爆发。
针对当前香港保险产品备受市场青睐的原因,分析人士指出,总体来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加之投保需求的释放,是今年一季度该数据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
此外从消费需求主要体现两方面:
一是多元化币种资产配置。香港保险是以港元或者美元计价,特别是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可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多币种配置需求。目前部分储蓄型险种可提供7至9种货币投保,并且支持货币转换。
二是产品需求,主要是消费者对于海外重疾保障需求。目前香港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类型有重疾险、储蓄险、寿险、万能险、医疗险、投连险等。相比内地险种,香港保险具有一定优势,由于重疾及人寿保单支持全球理赔,以及具有可以转换货币的多元货币储蓄保单,对于内地消费者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02
港险新机遇离不开政策加持
香港是全球最发达、最开放的保险市场之一,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国内外资金往来、贸易往来的中转站。赴港投保呈井喷势头也为香港保险业迎来了新机遇,这同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助力加持。
2022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保险业的发展策略蓝图》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以内循环“推广者”角色参与“双循环”策略的理想切入点,香港正在争取于南沙和前海等地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并将进一步研究实现连接内地与香港保险市场的可行模式,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和成熟完备的保险枢纽定位。
上个月,央行会同原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也提到,允许境外特别是香港地区金融机构在前海合作区设立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保险控股公司完善跨境保险业务,加快了在前海合作区等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的发展步伐。
据预测,两地保险将加速互联互通,但与此同时,这对于内地消费者来说,由于外汇管制的原因,投保人理赔款的自由兑换还有待政策层面的进一步支持。
“目前内地客户在香港投保,当保费到期或中止,需要取回现金价值;或保单发生理赔时,相关资金需要汇入香港账户,很难汇入内地银行账户。”对此,行业人士对于建立香港寿险服务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提出了相关提案。
03
港险消费势头有望赶超疫前水平
一直以来,内地消费者是香港寿险市场新单保费的重要来源,随着更多内地旅客赴港,香港保险市场也有望恢复往日活力。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2019年同期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新单业务保费为128亿元,同比增长26.4%。不难看出,内地访客新单保费收入方面,今年一季度基本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根据瑞银实证所通关前调查显示,受访的1000名内地居民中,有47%有意购买境外保险,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考虑在通关一年内投保。自今年2月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内地客户大增导致的金融服务需求上升,汇丰银行3月20日在香港对外宣布,旗下3家分行将率先试行一周7天营业。
此外,香港保险公司还加大了优惠活动力度。一些公司现在签单客户可以享受两方面优惠,一是保费回赠优惠,所赠优惠可以在第二年缴纳保费时抵扣;二是预缴利息,如果不预缴,则无法享受预缴优惠。
不过,有多位行业专家表示,内地消费者投保香港保险需要注意几方面问题。相比内地保险,香港投保除了门槛较高,投保人要亲自去香港才能购买之外,两地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消费者还需结合自身需求谨慎选择,避免出现相关风险。
首先,投保信息准确真实。在医疗险和重疾险投保中,投保人应当如实披露被保险人身体状况、就医就诊历史记录,避免因过错遗漏重大信息而触发免赔条款;在投保终身寿险等投资型保险投保中,注意披露投保资金合法收入来源等信息。
其次,汇率是把双刃剑。汇率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一旦未来美元或者港元汇率走低,就相当于资产贬值。
再次,在法律层面也有差异性。如在发生保险理赔争议时,根据约定的诉讼或者仲裁条款,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制度解决保险理赔争议,有必要及时聘请当地律师提供法律支持。此外,还需要了解的是,香港保险在内地没有办法受到法律保护,投保人和险企一旦发生纠纷,未来的诉讼成本可能会较高。
本文版权属于《NEW财金》微信公众号(gh_8a11848263a3),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合作或转载请致电18516883019或邮箱newcaijin@163.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