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方管制措施已经生效4天之际,镓锗全球价格普遍上涨。面对中方的反制,欧盟已经吃不消,韩国态度也开始软化。后续的进展会如何?
上个月初,中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发布对镓锗出口的管制措施,于8月1日正式实施。在限制措施出台后不久,后续的影响在持续发酵之中。目前全球锗、镓等有关物项的价格普遍上涨。受此影响,部分国家开始传出“承受不住”的声音,欧盟以及日韩等国家或组织纷纷对中国的管制措施感到担忧。
镓、锗可应用于半导体领域,对于新兴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的镓产量占全球8成,锗产量占全球6成。可以说,中国管制镓、锗的出口,对全球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在管制措施出台之后,国际市场上锗、镓的价格普遍上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镓与锗的重视程度。
在中方管制措施生效后4天,德国以及日韩等国家相继对中方的措施表示担忧。半导体是韩国最重要的出口品类,去年半导体出口占韩国出口总额的19%。在中国管制措施正式生效当天,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召开了镓、锗供应链的有关会议,但得出的结论不容乐观。《韩国经济》指出,韩国半导体产业将因为中方的管制措施而受到不小的影响,相关产业必然受到严重冲击。该媒体甚至悲观地认为,中国的出口管制,将动摇韩国半导体的根基。由此来看,当涉及到中韩贸易时,韩国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开始软化态度。
同样对中方管制措施感到担忧的,还有欧盟。根据欧盟对关键原材料的最新研究,欧盟十分依赖中国的镓与锗。在中方管制这两种金属的出口之后,欧盟开始吃不消了,其成员国德国的反应更为明显。根据2022年的贸易数据,德国是镓、锗两种材料的最大进口国之一。相比于德国其他行业,德国汽车行业尤其关注事态的最新发展,非常担忧供应链受到干扰。
中国对镓与锗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具体的要求是供应商在出口这些材料时,需要得到中方有关部门的许可证。德国媒体对此评论称,德国必须与中国搞好关系,以避免供应链受到干扰。但该媒体也坦言,这一要求并不现实。德国政府目前提出的对华战略有多处针对中国,不仅包括若干敏感问题,还敦促德国在经济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要求德国企业实现供应链的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德国想要摆脱镓锗短缺的困境,面临着不少阻碍。
相比之下,日本方面则保持观望态度。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近期在记者会上声称,中方管制措施带来的影响不会立刻显现,但日方将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他还强调了促使供应链多元化,推进回收以及节约资源等措施。与此同时,多数日本企业也保持静观其变的态度。之所以日本对于中方管制措施的反应并不强烈,其实并不难理解。
尽管日本是世界第一大镓消费国,但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相对来说不是很高,代价可以忍受。目前日本所需的镓,4成以上来自于废料回收,剩余的6成则依赖进口。在这6成之中,来自中国的镓占比约7成。换言之,日本对中国镓的依赖度约为4成。短时间内,日本还能够依靠从他国进口,以及提高回收率的方式填补空缺。但长期来看,日本方面依然会受到管制措施的波及。因此也有不少日本企业担忧今后采购或受影响。
德国、韩国以及日本对中方的举动表示担忧,这完全是咎由自取。中方已经明确表示,管制措施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管制镓与锗的出口,为的是保卫国家安全和利益。
关键词: